钙钛矿薄膜表面后处理作为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性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对实现高效PSCs至关重要。然而,针对不同A位组分和带隙钙钛矿的通用表面后处理策略往往被忽视。鉴于此,2025年3月19日南京大学郑庆东于EES刊发缺陷和界面管理的通用策略可实现高效稳定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通用策略,通过一步旋涂工艺在钙钛矿薄膜表面同时引入苯乙胺溴化物(PEABr)和5-氨基-1,3,4-噻二唑-2-巯基(5ATT)。这两种添加剂不仅能有效钝化表面缺陷并改善界面接触,且5ATT可纵向渗透至钙钛矿薄膜内部以钝化体缺陷,从而实现对非辐射复合的抑制和载流子寿命的延长。优化后的器件功率转换效率(PCE)达到24.85%(FAMACsRb体系),较对照组(21.47%)显著提升。最佳性能器件的稳定性也得到增强,在最大功率点(MPP)跟踪测试下600小时后仍保持初始效率的89%。此外,该策略成功适配多种A位阳离子(MA、FACs、FAMACs)和带隙(1.68、1.77和1.82 eV)的钙钛矿体系,基于FAMACs PSC的冠军效率达到25.88%(经认证为25.44%)。本研究证明该方法具有普适性,可广泛应用于单结或叠层钙钛矿电池的制备,为高效PSCs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主办单位:辽宁优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辽ICP备2023003043号